笔者从乌石农场获悉,随着白马岭茶叶产业做强做精,茶工收入水涨船高,引回该场外出务工人员。据该场发改科和社保科近日统计,全场申请当茶工的外出人员共有62人,其中大中专学历且已当上企业管理人员的都市“白领”就有24人。
近两年,乌石农场为把白马岭茶叶打造成精品,组织技术人员攻关,很快研发出名贵茶白马骏红、白马雾珠、白马君红等9个产品,并在包装和营销方面下足功夫,使白马岭系列茶叶在市场上一炮打响,其中白马骏红市场售价高达每公斤千元以上还供不应求,茶叶产值也从3年前最高200多万元,增至今年1300多万元,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。
随着农场茶叶产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,茶工采茶制茶工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,满岗采茶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,相比3年前增加近10倍。今年10月,该场100多位外出打工人员回家过中秋国庆两节,听说采茶月收入有几千元,颇为惊讶,有的甚至跟着茶工看采茶,了解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;有的是随父母或家人一起去采茶,全程体会采茶工作。亲身感受之后,不少人产生了留下来工作的念头。
该场岭头分场十二队职工子弟江海丰,2002年大专毕业后去汕头打工,现已是七级技工,深受所在公司老板器重,提升为公司的车间技术员和产品质量检验员。但他两次给该场领导写信,强烈要求回场当茶工。场领导根据他的专长,11月初已安排他到茶叶加工厂工作。他接受笔者采访时说,他在汕头打工虽然月收入有6000多元,但租房月租金就要二三千元,孩子小,妻子无法工作,家庭开支月月都紧巴巴的,而且他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。返场后夫妻都有了工作,家庭收入也不错,况且几年前种的1000多株胶树很快开割。”话未说完,他脸上已挂满了甜甜的笑容。
做强做精产业 吸引更多“凤凰”
本报本期编发了《24位都市白领请求返场当茶工》一稿,反映了乌石农场近年来围绕自身的产业特色进行了规划,因地制宜地发展“白马岭”茶产业,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“白马岭”系列茶叶,使茶叶产业产值不断提高,茶工收入水涨船高,吸引了一批农场外出务工子弟返场打工。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现象。
由于管理销售等方面的滞后,曾一度较有名气的“白马岭”茶“没落”了。乌石农场新班子组建后,充分挖掘这一资源,采取各种措施盘活茶叶产业,并做强做精:在茶园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,加强和提高茶叶种植技术,并组织技术人员积极投入新产品的开发,研发出多样的茶叶品种;调整茶工的收入,充分调动茶工的生产积极性,使茶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;积极实行茶产品的营销和推广,重视外观效果和营销路子,使茶产品能够迅速投放和占领市场。 “白马岭”茶逐渐恢复了“元气”,知名度不断提高,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好评。茶叶产业在得到发展的同时,农场经济效益也稳步增长。
垦区的热带农业虽然起步早,但是由于种种原因,一些项目发展缓慢,在管理上也比较粗放,还不够完善,没有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。“白马岭”茶的成功经验证明,垦区的许多产业是有潜力可挖的,是“钱”途无量的。其他单位应该借鉴和学习乌石农场的经验,在原有产业基础上,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(如芒果、胡椒等),挖掘盘活现有资源潜力,争取创造出更多的特色品牌,发展一批有垦区特色的产品,在二次创业中实现企业增效,职工增收,吸引更多的“凤凰”栖息在垦区这棵“梧桐树”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