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观音就是乌龙茶的,铁观音茶属于半发酵茶类,它的制作程序和乌龙茶的制作程序是差不多的。
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,源于传统、独特、精湛的初制工艺,其过程一般分为十道工序,从鲜叶经晒青、凉青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初烘、初包揉、复包揉、烘干成毛茶;又可分为三个阶段,即做青、炒青和揉烘阶段;并灵活地掌握“看天做青”和“看青做青”。只有老练的制茶师把握好细节的适度,才能制出上好的铁观音茶。
铁观音名字的由来:
1、魏说;
相传,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,安溪西坪尧阳松林头有一位姓魏名荫(1702~1774年)的茶农,善于种茶制茶。他又信奉观音菩萨,每日晨昏都要在自家厅堂供奉的观音佛座前点燃三柱清香,十分虔诚,数十年不辍。在雍正三年在一个晚上,魏荫在睡眠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,行至一溪涧边,在崖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,枝壮叶茂,喷发出一股兰花香气,芬芳诱人。
魏荫好生奇怪,正想探身采摘,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,把一场好梦扰醒。魏荫躺在床上惋惜地追忆着,再也睡不着。第二天清晨,魏荫扛着山锄,顺着梦中的途径寻觅,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崖石缝间,发现有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树,迎着晨风摇荡着,好象在欢迎着他!他又惊又喜,近前细看,与梦中所见的茶树一个模样,叶形椭圆,叶肉肥厚,嫩芽紫红,青翠欲滴,与一般茶树有异,他顺手采摘了一些茶青,回到家中,细心制作。
茶叶经开水一冲泡,奇香扑鼻;喝了一口,只觉得喉底回甘,精神大振,筋骨轻松。魏荫如获至宝,喜出望外,认定是山茶王,决定压条培植。起初,他还守口如瓶,不敢张扬。自己一个人在茶树上压条培植,悉心看护,待生根发芽后,把茶苗移植在几个破铁鼎内。经过两三年,株株茁壮,叶叶吐翠,便适时采制。
茶品果然香韵独特,品质特异,便作为家珍至宝密藏罐中,遇到佳宾贵客来临,才取出来冲泡品赏。凡饮过此茶的人,都赞不绝口地说是茶王。一天,有一位塾师饮到这泡好茶,便惊奇地问:“这是什么好茶?”
魏荫把梦中的经过详细告诉塾师,并说:“此茶尚未取名,先生学富车,见多识广,就请先生起个名吧!”塾师想了一想说:“这茶既然是观音托梦得来,又曾种于铁鼎之中,就称’铁观音’才雅!”魏荫连声叫好。“铁观音”从此便出了名。
2、王说;
相传安溪西坪尧阳(今西坪镇南岩村)有一位仕人王仕让,平生喜欢搜集奇花异草,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,名为“南轩”,南轩开辟有一个茶苗圃。清乾隆元年春,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,到南岩山麓游览,突然在一片荒园的层石间,发现一株形态独特的茶树,散发出阵阵清香,遂移植种在南轩的苗圃里。经过细心照顾,茶树长得很快,枝叶繁茂。
到了春茶时节,他及时采制,加工成品,果然,茶样特别,气味芳香,滋味醇厚,他便把这些茶叶精心收藏起来。乾隆六年(1741年),士让奉召赴京,他把茶叶带到京城送给礼部侍郎方苞。方侍郎原本是个识货的“茶仙”,一闻茶香非凡,便作为一种“贡品”献给乾隆皇帝。
乾隆皇帝平素也是爱茶成癖,品尝后称为“佳品”,立即召见王士让,询问茶的由来。王士让便把经过禀述一番。乾隆皇帝细细观察茶的外形,掂量茶的紧结度,发现它貌似观音重如铁,产地在南岩,便赐名为“南岩铁观音”。
铁观音有一定的历史,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