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托是用以衬垫茶杯的碟子。古代流行的一种置茶盏的承盘。亦称“瓷盏托”。始于南朝。唐代逐渐增多,盏托托口一般较矮,口沿卷曲作荷叶形,茶碗则作花瓣形。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制,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,托圈增高。明代盏托呈船形,又叫“茶舟”、“茶船”。清代盏托则作圆形。
南朝茶托:
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和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。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,茶盏的造型、釉汁、装饰也渐趋多样化,出现了由茶盏和托盘配套的茶托。以往陶瓷界认出为茶托起源于唐朝,但江西省吉安县南朝齐永明十一年(公元493年)墓葬中出土的青瓷茶托则修正了这一结论。
这套茶托的茶盏高8.2厘米,口径15.5厘米,底径6.8厘米,其外壁饰仰莲纹两层;托盘高4.3厘米,口径22.2厘米,底径10.2厘米,盘心凸起一个用以承托茶盏的圆圈,圈外铺开莲瓣纹两层。盏与托的莲瓣装饰相合成整个构图,恰似一朵傲然盛开的莲花。
除吉安县外,南昌及福建建瓯等地也先后出土过青瓷茶托,可见这种茶具在当时已很流行。